初次知道ㄧ人創富作者(于為暢)是在十幾年前,那時我還對網路懵懵懂懂,還在積極學習如何經營網路及行銷的時期。
有一天跟小na(那時後還是女友)到一間咖啡廳約會,被裡面書架上的一本書吸引,書名叫「部落客也能賺大錢」。那是于為暢的第一本經典著作。
時隔多年,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下,聽到「暢學宇宙」的podcast,就開始養成每天開車聽1~2集的習慣,甚至有幾集還重複聽3~5遍。
我是屬於那種,一旦有興趣,就想完全吸收的人,所以也加入了他的「完全訂閱制」,跟他學習更多、更全面。
于為暢是一個標準的寫作創作推崇者,書的背面有一段文字: 「寫作是一個很好的槓桿,可以得到很大倍數的回報,更棒的是,它會打開其他槓桿的開關」。
而文字創作的好處是,SEO的友好及累積,那是影片或是podcast無法直接比較的,這也與我熱愛的SEO行銷理念相符。
可是很多YouTuber很紅啊?
沒錯,但是Google對於影片的解析程度,還不如文章來得精準,文章可以從文字判別關鍵字,影片還無法。
但是,我更喜歡暢哥的說法,他認為文字是最小的根基,就算拍影片,錄製語音,有的都要有腳本、草稿,也都是從文字開始。
暢哥的「天下為暢」網站,自1996年開始,到現在還在持續的經營、成長,也算是達成財富自由的網路人了,有他這樣的資深前輩,來分享網路創業、致富的內容,我想是再適合不過了。
一人創富的這本書,有一個很大的重點,是圍繞在網路創業主題的,因為網路創業的成本,相對實體創業低廉,所需人手也可以很少,一人就可以開始,所以一人就可以創造財富,當然,那一個人就是你自己。
書中談到很多關於一人創富的金錢、投資、創業、網路、身心靈、創作、心態..等等,範圍很廣,每一個再細分成小主題,大約就是一篇文章的量,而且寫作的風格淺白易懂,很好消化吸收。
我自己讀完之後,看到四個主題重點,分別是創富心態、投資理財、網路創業及身心靈平衡。
下面就這四個重點做讀書心得分享,以及加上我的個人經驗回饋。
1. 創富心態
要創造財富,最重要的應該就是心態了。
暢哥在書中闡述了很多關於心態的部分,有錢人想得跟你不一樣,而且往往是「反過來」思考的。
要怎麼變有錢? 答案竟然是要多去花錢!
「賺越多,花越多,錢越多」就硬深深的放在書籍封面頁。
因為你花錢才知道怎麼賺錢、花錢才能體悟很多事情、花錢才能買到真正好的東西。
這與我們一般的認知有很大的不同,甚至與學校教得不一樣(學校有在教嗎?)
而我最喜歡這本書的原因之一,就是暢哥的思考邏輯,有時候,我們聽到一個觀念,覺得好像有幾分道理,或者是跟我們說的人,在我們心中是有份量的,然後就「照單全收」,豪不懷疑地接受了他的論點。
但在一人創富中,挑起了很多我們認定「對的」舊有思想,那些思想似乎不那麼正確、不適用於每個人,或是每一個時期。
書中用了很多的反思考,例如我們先花錢才賺錢、我們不用追求提早退休、而是做喜歡的事情,然後就不用退休了,而賺錢只是副產品。
就算反思考得到的結果不完全對,暢哥無形中也鼓勵我們,換另一個方式想想看,或許可以找到更適合的方式。
2. 投資理財
投資跟理財哪個重要?
都不是,答案是「會賺錢」重要,這又是一個反思考的好例子,為什麼不要過於關注在你的投資理財上?而是要想辦法提升你的賺錢能力,看完一人創富就知道了。
而關於「真正的」投資,看得出來,暢哥是以buy and hold(買進後持有)為圭臬的人,屬於買入一個投資項目後就抱很久,而且傾向不賣的人,精神算是存股派的類型。
存股理論上來說,隨著每年複利效應,時間拉長確實可有一筆可觀的財富或被動收入。
但我認為,可以加一點「主動投資」在裡面。
說得清楚一點,就是加上中長期的波段投資,以台股來說,其實可以把中長波段跟存股的概念融合再一起,沒有漲就當存股,有漲到一定程度可以獲利了結,增加資金的可用性。
進一步來說,如果有在創業,可以把投資賺到的錢拿來幫事業增加戰力,反之亦然,如果創業有賺錢,也可以把創業賺到的錢拿來投入股市,形成一個正向循環,開啟金錢轉動的飛輪,我想,這也達到暢哥所提倡「好還要更好」的理念。
3. 網路一人創富
我覺得本書的精隨,就是在網路創富這一塊,簡單來說就是網路創業。
暢哥寫了20幾年的部落格,對於文字的產出很有一套,而且他留學過加拿大,也看了很多的英文網創內容,吸收了很多國外網創的精華。
可以這麼說吧,他算是把國外的網路創業知識及趨勢,引進、用在中文市場。
如果你懂SEO,你就會知道,寫了20幾年、上千篇文章的網站,是多麼的驚人,而有這樣的成績,需要有跑馬拉松的精神,就是堅持到底。
在國外的SEO圈,我聽過一句不錯的話:「寧願寫還可以的文章,然後持續寫好幾百篇,也不要只寫一篇超級好的文章。」
就像存股一樣,你固定存1年、2年,可能看不出甚麼結果,但你存20年、30年呢,股利再投入的複利威力,可能比原子彈還強,就連愛因斯坦都曾說「複利是世界第八奇蹟,了解它的人可從中獲利,不明白的人將付出代價」。
但是要怎麼產出這麼多內容呢?
「日更」這個名詞,我最近常聽到,其指的是每日更新,不管你是寫文章、拍影片還是錄製podcast,都要每日更新,一開始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,最後才發現,原來是從暢哥來的。
暢哥之前開一個「完全訂閱製」,使用Email收費訂閱的方式,每天寫文章、發文章給訂戶,連續寫了3年,他應該是最有資格為日更說話的人,日更的好處很多,書裡面有提,而我最喜歡的一點,就是不加思索的強迫產出,避免讓頭腦決定而遲遲不下筆。
雖然我還沒做到日更的程度,但基本上我是週更2~3篇,雖然沒有每天po文,還是每天會寫點東西,到一個品質OK的程度後,我才會PO出。
光是這樣,我就發現自己成長很多,相對於之前的完美主義,持續不斷地更新內容,也引領著我去吸收更多,看更多書、上更多課,然後提升內容品質,又是個正向的循環飛輪。
書中也提到網路創富的重點,就是變現的方式,其實不外乎就是賣廣告或賣產品,看是賣自己的廣告(產品)或是賣別人的,暢哥認為要有自己的產品,才是投資報酬率最高的。
依我的經驗來說,在英文的SEO界,因為SEO流量很值錢,所以基本上,只要靠賣別人的廣告加上聯盟行銷,就可以有很不錯的收入了。
但在台灣,流量價值相對沒這麼高,加上聯盟行銷市場的不成熟,或許這樣是不夠的。
雖然創造自己產品是最難的(相對賣廣告、賣別人產品),卻是網路創業者最該做的事。
而暢哥在書裡也提到另一個大重點,就是Email行銷。
你在Facebook、Youtube發表再多文章、影片,所有權還是再臉書、Google身上,你寫部落格在匹克邦,難保不會像當初的無名小站一樣關站嗎?
就算看起來穩很多的自架網站,你吃的SEO流量,其實還是從Google來的。
你一定有這樣的感受,Google調整運算法時,你的流量開始震盪,好的就像上暴衝,不好的就反向墜落,有時候甚至你不知道做了什麼,流量就一跌不復返。
那麼,還有更好的方式嗎?
有,就是擁有自己的會員,也就是Email名單,你的名單,不會因為其他上述的因素而受到波擊,雖然Email名單看似已經過時,是行銷界的「老技術」,但好東西終究還是好的,只要人類還有在使用Email,Email行銷就是必要做的網路行銷技術。
4. 追求身心靈平衡
許多人一生追求金錢,卻忘了問自己一個問題:
賺錢的終極目的到底是什麼?
我知道,為了生活一定要有錢,至少有錢能買東西來吃、來溫飽,以滿足基本生存需求。
但是要多少錢才夠,要多少錢才能過上我們想要的生活?
我們似乎沒認真想過,反而不斷追求更多,為了這個更多,可能猛加班、不斷兼差、日以繼夜的工作,然後最後傷了身體、精神,造成身心靈的不平衡。
暢哥也是個很拚的人,可能因為腦袋常常在思考,思考如何創造內容、如何賺錢..等等,久了之後得到自律神經失調。
為了讓自己好,他因此接觸了身心靈的領域,在生活上,有了許多改變。
書中談到自律身經失調後,他自己所做過的努力,然後得到康復的過程,也分享了一些幫助身心靈平衡的方法。
而我自己,過去也是個很拚的人,但拚的是瞎忙、過度追求金錢,還有電玩成癮症,久了身心也出現問題,直到接觸中醫之後,淺移默化的轉向身心靈療癒的領域。
在那之後,也開始了解,過度追求金錢不是一條對的路。
你是真的很想賺錢,你也得思考背後的意義是甚麼,你到底有錢後想過甚麼樣的生活?
你是先定義你想過的人生,然後再去思考怎麼到達那裡,這種「以終為始的創業」是暢哥提倡的原則,他說: 「你的終點不是創作或創業,而是享受人生,幫助更多的人」。
為什麼我會以身心靈療癒為主題?
因為過去的人生混亂、找不到方向,忽略了自己也影響了健康,而接觸到身心靈療癒後,我開始理解覺察自我的重要性。
當我覺察自我,我開始更愛自己,找時間療癒自我,關心真正的家人朋友,好好的過每一天。
我的健康回來了,家人關係改善了,未來志業清楚了,越來越活出真實版本的我。
當我真切地活在當下,喜悅也就隨之而來。
我因有了這樣的體會,想推廣給更多人知道,同時,因為要讓更多人知道,我得對這領域更加熟悉,反而自己學到更多。
網站SEO也是我的興趣,所以結合網站推廣身心靈療癒,同時跨足兩個有興趣的領域,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呢?
總結
一人創富適合所有想創造財富的人看,其涉及許多創富的心態面,也講了許多實戰應用的技術面,而更好的是,作者于為暢20幾年的經驗濃縮。
如果你對財富沒概念,你必須看,如果你是盲目追求金錢的人,你一定要看,更不用說,你是想透過網路創業致富的,台灣網路第一人的書,你得好好拜讀。
想賺錢得先學會花錢,這本書就是該花的錢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