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衛的療癒之旅: 世界比想像還要寬廣

小衛過去身體欠佳,睡眠品質不太好、常常作夢,

加上去年因爲生活忙碌,工作、家庭兩頭忙,

總覺得身體怪怪的,生活快樂不起來。

 

偶然有一次,在辦公室量血壓的時候。

 

發現數值竟然這麼高!

 

天啊!

 

於是就覺得不行,除了繼續看中醫以外

我想學一些方式,是自己可以爲自己做的事

 

於是就在網路上搜尋相關幫忙緩解壓力、血壓,增進睡眠之類的方法

 

找著找著…就接觸到頌缽,認識了帶我入門的第一個導師:傑夫,也就展開了我的療癒之旅

 

那些看似神奇的療癒方法

 

開始接觸療癒後,陸續跟傑夫學了臼井靈氣、頌缽,跟羽彤老師學了access bars,以及跟青旋老師學一點瑜珈。

 

除了瑜珈聽過很久以外,其他的東西對我來說都很新奇很”玄”,但也沒因為這樣就膽怯,反而想去嘗試學習。

 

接觸過後,我發現到

 

每個療癒技術都有他的優點及特性,甚至很多效果有重複的部分,感受就因人而異了。

 

而我認為,要以開放的態度去接觸、學習,找到一個或幾個適合自己的療癒方法,才是對自己最重要的。

 

開始療癒後的好處及感想

學了新東西,要真的去做才會有收穫,療癒也是一樣,需要去實體感受才會知道其效果,

 

那麼我的療癒心得呢?

 

我只能說,確實讓我大開眼界並且沒有讓我失望,以下是自我練習各療癒技術的小感想:

 

1.靈氣療癒

第一個學的能量技術,剛開始練習時,在每一次施作後,確實發現脈輪能量有變好、情緒也變得比較好,

 

但是,跟冥想有點類似,做靈氣也要很靜心,並停止在靈氣手位中一陣子。

 

這樣子對於比較難靜下心來的人較有挑戰,或許要透過不斷練習,並時常朗誦靈氣五大守則,從生活上有意識的調整身心了。

 

而靈氣學到的符號,還蠻好用的,比如可以把靈氣加到水或物品上,給予靈氣能量,讓東西的能量變得更好。

 

當然,也可以在施作人體療癒時,有更好的療癒能量。

 

2.頌缽音療

第二個學的能量技術,是我剛開始最有感的方法,也因此,很快的就買了一個缽自己回家敲。

 

在對自己敲的時候,那整個身體放鬆的感覺,真的很棒,有點類似靜沐於大自然之中的狀態。

 

而施做完後,脈輪能量變好,情緒變好,會有一種很平靜又快樂的感覺。

 

對我來說更有感的,就是眼睛變亮! 感覺就像睡了很飽一樣。

 

所以,有一陣子我每天早上都起來敲,當成我的晨間儀式,開啟美好的一天。

 

除此之外,我也打算在聲音療癒上更為精進,目前在sound healing academy學習外國音療系統,希望能增進我的音療知識及技能。

 

哪一天成為一個音療師也說不定,敬請期待。

 

3. Access Bars

剛開始接觸到Bars,一樣是給我的入門師父傑夫施作,在做之前,有先看過官方版的網頁(目前只有英文版本),感覺起來有點像中醫說的穴道,但又不太一樣。

 

Access Bars簡單到透過手指放置在頭部的32個能量點位上,就很有效果,我還記得第一次做完回去呼呼大睡的體驗。

 

另外一個更好的是,可以自己邊看電視邊做,給我一個追劇的好理由,因為電視、電影上某個情節可能會觸動到自己的某個情緒能量,那一邊做bars可以協助釋放那個能量。

 

AC bars官方也是列出能量點位的很多效果,我自己做完的感覺是,那也是一種很獨特放鬆的感覺,尤其對於頭部,跟其他的療癒方法不一樣。

 

而Bars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,對我的深層睡眠有幫助,因為我很淺眠、常常作夢,使用小米手環來輔助監測,深層睡眠的比例不到20%。

 

如果睡覺之前做bars的話,深層睡眠比例提高到25~30%左右。

 

也因此,Access Bars從此就變成我的入睡儀式啦!

 

4.瑜珈

瑜珈已經聽過很久了,也紅了很久

 

其實瑜珈是個很深的東西,畢竟存在幾千還是幾萬年了,

但是,許多人對瑜珈的印象是體位法,甚至以為要做得很誇張、特殊的體位才是瑜珈

 

殊不知,光講瑜珈心法就很多了,冥想廣義上來說也是屬於瑜珈的一部分,

瑜珈也屬於能量療癒的範疇,甚至有一派就直接取名叫療癒瑜珈。

 

而為什麼我會想學瑜珈呢?

 

有一個很簡單的原因,就是想在家運動,想找一個有運動效果又可以幫忙靜心的運動,當然就非瑜珈莫屬啦!

 

於是,一樣利用萬用的網路,找了一個幾乎每天在練瑜珈的老師:青璇老師。

 

剛好疫情來,跟著體驗了幾堂線上課覺得不錯後,就決定學一個可以每天做的: 瑜珈拜日式。

 

瑜珈拜日式是一種在早晨做的瑜珈,拜日指的就是向太陽致敬,結合瑜珈與太陽的能量,也是有許多身心的好處!

 

在學習中,青璇老師真的蠻專業的,看視訊就知道哪邊力氣用的不對,然後要怎麼調整,需要專注在哪個肌肉。

 

PS: 青旋老師有youtube頻道,有免費的瑜珈教學影片可以學習喔!

 

在真正做瑜伽後,發現比想像中需要用力,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輕鬆。

 

做完之後的那個回饋感是很好的。

 

只是,我的手腕因爲之前受過傷,所以還沒好好的練習,而瑜珈若用力不對還是可能受傷的。

 

所以我要再來好好複習一下,養成在早晨做拜日是我今年的目標。

 

把療癒當作一趟旅程

療癒真的那麼神嗎? 是某種治百病的神功嗎?

 

還是有請到甚麼靈體來幫忙解除身上所有一切病痛、問題呢?

 

的確,這可能是很多人對療癒的不當期待,或者說,對療癒的高標準檢視。

 

就連我一開始也可能有這種想法,要不是秉持著一個開放的接納心態,我可能還是不會走上療癒之旅。

 

在學習了不少療癒方法後,我發現

 

很多都強調要靜心、回歸內在、找回自我等之心法,並有著身體、靈魂有自我療癒的信念,在這樣的信念下,去做療癒,去找到自己的力量,平衡身體的氣場,進而達到好的正向回饋。

 

但不是說,遇到任何問題只靠療癒就好

生病了,還是要去看醫生,然後療癒作為輔助之能

遇到問題,還是要先釐清問題,而後療癒或許能幫你看得看清楚

 

它不是一罐萬能藥水,而是一條身體的流水

它不侷限於某種神話,更像是對自我的哲學對話

它就像是人的身體,是我們終究要面對的課題

 

我的療癒之旅已經展開,你的呢?

發佈留言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